top of page


童真创造力与东方笔触:毕加索与马蒂斯眼中的艺术
提起毕加索,人们总会想到他的《亚维农少女》《格尔尼卡》或《哭泣的女人》。很少有人会将这位立体主义大师与中国水墨画联系起来。然而,事实上,毕加索对东方艺术——尤其是中国书法与绘画——推崇备至。甚至有一种说法,他曾感叹:“如果我生在中国,我可能会成为一名书法家,而不是画家。”...
Faye Z
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孩子的画作:为什么我们不该用“想象力”来评判?
“我从不画梦境或噩梦,我只画我的现实。”——弗里达·卡罗(Frida Kahlo) 不久前,一位家长告诉我,她很担心女儿的绘画能力。“我觉得她缺乏想象力。”她说。这位家长的担忧并不罕见,许多父母似乎对“孩子的想象力”有着同样的误解。 孩子的想象力,不是天马行空...
Faye Z
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儿童的艺术家天分是如何消失的
毕加索说,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,问题是怎样在长大后还保持艺术家的天赋。 但是悲哀的是,市面上大部分儿童美术机构,都在教一个孩子怎样当一个成人。 其中最典型的一种,被无数儿童美术教育家诟病,但是依然不妨碍它畅行其道。 它就是 大名鼎鼎臭名昭彰的“简笔画”。...
Faye Z
讀畢需時 5 分鐘


这样教画画反而会扼杀孩子的艺术天赋
毕加索有句名言:“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。问题在于,长大后如何保持艺术家的本色。”这句话几乎成了艺术中心的“标配”——墙上贴着,网站上挂着,宣传单上印着。甚至连那些从未觉得自家孩子有艺术天赋的家长,看了这句话也会心动:说不定把孩子送到艺术中心,他们真能成为下一个毕加索呢!可当你...
Faye Z
讀畢需時 4 分鐘


天上的彩虹淋湿了,所以掉下了彩色的雨滴
家长们最常问我的问题之一是:“你们开什么课?教水彩、油画还是素描?” 如果要给我的艺术课起个名字,我会称之为“艺术滋养课”。它不以教授特定技巧或主题为核心,而是通过提供灵感,让孩子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,发现他们喜欢的风格和材料,并有机地成长。当他们需要某种技巧...
Faye Z
讀畢需時 4 分鐘
bottom of page



